大发app_大发app
大发app2023-01-31 16:05

大发app

2023,出国留学新趋势******

  新的一年到来,随着国内出入境政策的变化、新冠疫情对出国留学的影响降低,中国留学生出国学习更加方便。2023年留学申请趋势有哪些?中国留学生的求学之路如何规划?

  交叉专业受青睐

  卢晓安本科在国内学习计算机科学,不久前他成功申请到了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计算机金融专业硕士项目,这是一门计算机科学与金融的交叉学科。

  近年来,交叉学科专业正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交叉学科指两个或多个不同专业交融,比如计算机金融、生物统计、文化产业管理等。大部分交叉学科专业应社会不断变化的就业需求而生,着力培养学生的复合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和求职竞争力。

  根据新东方《2022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留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考虑前三位的因素分别是“自己感兴趣的”“就业前景好的”和“适合自己教育背景的”。受就业压力的影响,不少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将求职前景纳入考虑。

  “我认为学习计算机金融交叉专业能在就业时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卢晓安说,“据我所知,金融行业逐渐实现数字化转型,加大了对技术领域的投入。以量化交易员招聘为例,应聘者既要对计算机科学有一定的理解,还要了解量化投资的知识。”

  据2022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21-2022学年中国内地留美学生排名前三的专业分别是“数学和计算机类专业”“工程类”“商科和管理类”,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商科、人文社科仍为主流。目前,海外许多院校开设的跨学科专业以数学、计算机、商科等专业结合其他专业为主,正受到越来越多中国学生的青睐。

  升学规划更多样

  日前,启德教育发布《中国留学市场2022年盘点与2023年展望》报告。报告数据显示,由于海外院校申请门槛提高,申请结果不确定性增加,近3年本硕留学申请中多国联申的占比呈小幅上涨趋势。其中,赴美国、澳大利亚本硕留学的学生联申英国的占比达50%左右。

  “今年,我申请了美国和英国几所不同高校的商科专业,希望能提高申请成功率。”李明洋是一名正在经历申请季的大四学生,他说:“美国和英国有不少世界排名靠前的学校,据我所知,申请同学中不乏学术能力和语言成绩都很突出的‘学霸’,竞争非常激烈。我想多申请几个学校,有更多被录取的可能,从而顺利读研。”

  此外,启德教育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贾鸿岩表示,中国学生的高考成绩正被越来越多的海外高校认可和接受,许多家庭开始做两手准备,考虑留学与高考双轨并行的方案,以做全面的升学规划。

  以英国为例,包括剑桥大学、伯明翰大学等在内的近50所高校认可中国高考成绩。德国则从2020年起允许中国高中毕业生凭高考成绩直接申请德国大学的本科专业,启德教育一组数据显示,2022年申请德国本科的学生人数相对于前一年上升了5个百分点。

  《2022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2022年留学人群的学业规划更加多样化,同时关注多种升学途径、做好两手准备的群体占比超四成。在申请本科及以上阶段意向群体中,不少人还会考虑中外合作办学、海外高校在国内分校的项目,以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回国就业意愿强

  2022年9月,教育部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超过八成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根据领英发布的《2022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留学生学成回国人数同比增长33.9%,且在2021年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中国留学生回国意向增强。

  领英相关负责人表示,互联网及金融行业因发展态势较好,近年来吸引了不少留学生。在城市选择上,不少需要国际人才的公司将总部、分支机构、联动办公区域设于一线或新一线城市,并积极解决户口、住房、员工子女入学等问题,因此吸引了不少海归人才。以上海为例,对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的留学回国人员,取消社保缴费基数和缴费时间要求,全职来上海工作后即可直接落户;毕业于世界排名51-100名院校的,全职来上海工作并缴纳社保满6个月后可申办落户。

  此外,留学经历也成了学子求职时的加分项。“外资企业和具有全球化背景的企业比较青睐中国留学生,他们很看重留学生的语言优势、综合素养以及全球化视野。”领英中国产品运营总监陈怡静说。

  赵栩2022年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城市环境管理专业毕业后回国参加了秋招,对企业招聘留学生的相关要求深有体会。她说:“留学生应聘有外语要求的岗位时具备优势,部分岗位要求学生提供雅思或托福成绩,我在申请出国时就有所准备。此外,一些工作内容需要熟练掌握英语,比如我应聘过的一个研究所岗位,日常需要筹备国际会议、翻译图书信息、撰写外语宣传内容等,这对应聘者的英语水平、跨文化沟通能力有一定要求,留学生可以充分展现出自己的竞争力。”(本报记者 周姝芸)

“第41条”引发暴力抗议,意大利驻多国使馆面临安全威胁******

  【环球时报驻意大利特派记者 谢亚宏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刘皓然】近来,有组织的暴力抗议活动在意大利频繁上演,就连意大利驻多国的外交使团都面临严峻的人身威胁。1月31日,意大利外交部长塔亚尼称,意大利政府已加强其在全球各地外交使团的安全措施,以应对不断升级的恐怖袭击活动。究其原因,这一系列暴力抗议与意大利《监狱管理法》有关,该国颇具煽动力的无政府主义者阿尔弗雷多·科斯皮托在服刑中为对抗这部“厉法”已绝食百日,其极端的抗议方式不断刺激着支持者的狂热情绪。

  外交官收到子弹恐吓信

  据路透社2月1日报道,1月下旬以来,米兰、罗马和特兰托等地相继上演街头暴力活动,多部车辆被当街焚毁,罗马某警察局甚至还被人投掷了燃烧弹。更为严峻的是,极端抗议者还频繁滋扰、威胁驻外官员,意大利驻德国、瑞士、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和阿根廷等国的外交官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滋扰和威胁,有人甚至收到了装有子弹的恐吓信,信件内容要求意大利政府“释放科斯皮托”。在一众受害者中,意大利驻雅典外交官施莱因的车被一枚汽油弹炸毁,驻柏林外交官埃斯泰罗的车被烧。意大利驻巴塞罗那总领事馆的窗户也被人砸毁。

  当地时间1月29日,意大利政府对国内外近期一系列的极端抗议活动、暴力袭击行为表达强烈谴责。声明称:“诸如此类的行为吓不倒政府机关,国家也不会向暴力威胁者妥协。”塔亚尼称,这些暴力活动系意大利国内不法分子与国际无政府主义团体共同实施,意大利外交部、各驻外使领馆已全部升级了安保措施。

  无政府主义思潮在意大利影响深远,著名的无政府主义创始人之一巴枯宁曾长期在意大利活动,戏剧《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也闻名世界。目前,意大利仍有无政府主义联合会等团体宣传相关思潮。

  “始作俑者”狱中绝食百日

  现年55岁的阿尔弗雷多·科斯皮托是意大利极左翼人士、无政府主义者,2006年他与同伙试图以两枚自制炸弹袭击库内奥省一所宪兵学校,并为此受到了恐怖主义指控,被判处终身监禁,且不得保释。服刑初期,科斯皮托长期与外界保持联络,还在一些激进媒体平台发表文章与言论,最终在去年5月被“噤声”。狱方将他单独囚禁,并切断了他与外界的联络。

  狱方针对科斯皮托所采取的严厉措施是基于该国《监狱管理法》的第41条,该条款允许狱政部门严格限制在押囚犯人身自由。在“第41条”的约束下,囚犯平均每天要被单独囚禁22小时,每月只能与探监访客见面1小时。即便是参与监狱内的集体活动与改造项目,他们也会受到严格限制。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第41条”曾经主要针对穷凶极恶的黑手党头目,旨在切断此类组织的通信和指挥机制。因为意大利的黑道大佬一度手眼通天,有人即便是在服刑期间仍能指挥属下兴风作浪,甚至肆意报复、杀害意大利官员。近年来,“第41条”的应用范围逐渐被拓宽,适用于大部分威胁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黑手党分子、恐怖分子、颠覆分子。

  为对抗“第41条”,科斯皮托从去年10月20日起开始绝食抗议,截至目前他已经绝食超过100天,体重骤减40公斤。因身体过度虚弱,他上个月在洗澡时摔伤了鼻子,已经从意大利萨丁岛的服刑地被紧急转移到米兰一座医疗条件较好的监狱疗养。

  充满争议的“第41条”

  事实上,绝食抗议并非科斯皮托首创。2002年,意大利北部一监狱爆发集体绝食抗议,这座监狱关押着罪行累累的黑手党头目、绰号“野兽”的萨尔瓦托雷·里纳。除绝食外,在押的黑手党人还不断敲击金属围栏,制造噪音。这股浪潮迅速传播至另外3所高级别监狱,参与者总数约为300人,全部都有黑手党背景。

  一直以来,“第41条”在意大利法律界和国际社会都存在争议,很多法律专家将它称作“中世纪刑罚”。BBC举例称,意大利极左翼恐怖分子莱奥斯服刑期间被“第41条”约束长达20年,平均每年与外界沟通的时间为15小时,其精神状态受到严重影响。最后,莱奥斯在面对探监的亲人时几乎失语,和母亲的对话仅能维持几分钟。

  2007年,欧洲人权法院认为“第41条”违反《欧洲人权公约》。同年,美国一家法院拒绝向意大利引渡一名黑手党毒贩,理由是他在意大利被判刑后有可能面临“第41条”的折磨。

  (来源:环球时报)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大发app地图